诚信就业倡议
日期:2020-05-07 00:00:00  作者:[db:发布人]   来源:[db:来源]  浏览量:1922

诚信就业倡议

大学生诚信可归纳为政治诚信、学习诚信、经济诚信、就业诚信、交往诚信、生活诚信。就业诚信,包括如实填写个人简历等文档资料,提供真实有效证书证明,表达真实现状和职业规划,如实签约履约等。与上述不符的就业行为,则为就业失信。

1.就业失信的原因

(1)外部环境原因

①社会诚信环境不佳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 传统价值念受到功利思潮影响,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大学生。尤其是微博、朋友圈、短视频社交软件等新媒体的流行,使部分大学毕业生希望跨越层级就业,对弄虚造假心存侥幸。

②高校诚信教育缺失

高校诚信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实现的,对就业诚信教育缺乏具体指导;高校就业指导大多讲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技巧,缺乏对简历造假和虚假协议的实质性审核,鼓励“先就业后择业”,放任连续违约跳槽;就业工作周期集中且短暂,离校后未就业群体帮扶有限,缺乏对忙于重修刷分和毕业材料整理的大学毕业生诚信教育。

③家庭教育不到位

有些家长,单纯强调孩子受益、利益最大化,不了解就业形势和孩子能力,对就业有过高的期盼,鼓励弄虚作假满足需求,忽视诚信教育。

④用人单位的要求不合理

用人单位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对大学毕业生提出不合理要求,诱导了就业失信。

(2)个人主观原因

就业失信的根本原因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欠缺,难以在激烈竞争中取胜,只能选择就业失信获得想要的结果。

①缺乏诚信意识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会承受来自道德和利益的双考验,要衡量利弊得失,很容易作出违背诚信道德的行为。“坏行为”未收到惩罚,鼓励了模仿。

②就业规划不明确

部分大学毕业生对未来迷茫,从入学到毕业都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眼高手低,急于成功,以自我为中心,希望弄虚作假实现骑驴找马,不重视诚信履约。

③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职业价值观不良,扎堆竞争大城市、大公司、高工资,缺乏去基层吃苦奋斗的精神准备。

④法律意识淡薄

对学习诚信和经济诚信的法律有认识,缺乏就业诚信的法律认识。对于就业失信,只考虑到违约赔偿,忽视诚信义务和社会影响。

2.就业失信的表现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失信,主要表现有:简历造假、成绩造假、资格证书造假、获奖证书造假、在校任职与表现造假、隐瞒个人受处罚信息、隐藏冲突规划、随意违约跳槽、隐瞒签约情况、隐瞒备选就业行动……

3.就业失信的危害

诚实守信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原则。就业失信,影响了就业环境,造成了就业机会的浪费;影响了学校声誉,使用人单位对学校教育水平、学生道德产生疑问,降低校企合作意愿;影响了企业运转,增加招聘成本,降低运行效率;影响了自身诚信,使二次就业增加了信任危机,甚至被记入黑名单。

4.诚信就业的建议

(1)调适就业心理,就业不用焦虑。

大学毕业生调适就业心理,可以在学习复习时,井然有序;在生活作息上,健康规律;在实习就业上,脚踏实地。

(2)明确职业规划,就业少走弯路。

大学毕业生明确职业规划,可以在信息筛选时,省时省力;在人脉整合时,重点高效;在简历投递时,人职匹配;在面试会谈时,诚恳理智;在签约履约时,忠诚稳固。

(3)提高综合素质,就业不报虚高。

大学毕业生提高综合素质,可以在设计简历时,亮点突出;在面试会谈时,从容不迫;在争取薪资时,自信坚定;在就业申报时,及时准确;在就业调研时,反馈指导。

目前,国内出台了很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政策规定,保护大学毕业生重点群体的就业权益,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700号,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规定:个人求职,应当如实提供本人基本信息以及与应聘岗位相关的知识、技能、工作经历等情况。

在此,倡议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全体毕业生:遵规守纪,诚信就业,以奋斗的青春致敬时代,回报社会关切。从今天做起,从就业做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社会公民!

摘自:《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程》

排版: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 李玉

核发:0 点击数:1922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