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慢就业须警惕,应届身份莫浪费
日期:2022-04-26 11:35:37  发布人:hesiwen19  浏览量:2414


对我们毕业生而言,无论是找工作、考公务员研究生还是选择其他发展道路,“应届生身份”这五个字常常被特殊强调。

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应届生到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什么样的毕业生算是应届生呢?

如今,关于“慢就业”、“暂不就业”的讨论越来越多,部分大学生宁可在家玩两年也不愿意及早就业,结果白白浪费掉应届生身份。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何为应届生、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如何界定应届生身份的、为什么应届生的身份如此宝贵?又为什么要警惕“慢就业”。

 

下面由我们来为大家一一解答疑惑。

 

为什么不鼓励“慢就业”?

“慢就业”,指的是大学生毕业后,主观意识上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出国深造,而是暂时选择考试、考察市场、持岗观望,或在家陪父母,慢慢考虑未来发展道路的现象,与毕业后马上找到一份工作进入职场的毕业生形成鲜明对比。

 

1、问大家几个问题

① 我们的父母是否有足够的资产和能力支持我们不就业?

② 全国大学本科生每年成功考上公务员、事业单位的毕竟是少数。据教育机构统计,2022年国家公务员共提供16745个职位,招录31242人,考试报名人数2023641人,公务员录取率1.54%。

 

我们能否够预判出我们就是那幸运1.54%呢?

③ 即将进入毕业年级的大三大二的学弟学妹在未来的求职大战中是否会“礼让”我们?

④ 从去年9月到现在,我们是在踏踏实实找工作,还是“演技高超”地万企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⑤ 大学生涯被疫情偷走了三年,毕业两年转瞬即逝,两年后的大家已经二十五六,疫情让我们身不由己。如此看来,我们现在的每一年,难道不是一寸光阴一寸金的真实写照吗?

⑥ “实在找不到工作就去自主创业”,有没有考察过创业市场?有没有了解现代人的需求?你的产品符合的是你的口味还是大众的口味?

⑦ 曾经的我们躺在寝室以为拥有了手机就拥有世界,毕业后的我们仍然要跟父母伸手要钱交话费吗?

 

2、 “慢就业”的危害:

错过“校园招聘”的优势 

 通过校园招聘应聘到心仪工作的概率比离开学校后更大。

 企业对未离校毕业生的要求相对较低,大家普遍没有多少工作经验,更多的是重视个人的综合能力、主动性和可塑性。

离校半年以上再去找工作,那企业对于应聘者的考察的则更偏重于工作经历经验和工作能力了。

 校园招聘属于正式招聘,通过协议或劳动合同入职上岗后,企业是要按照要求纳入单位的正式编制的。

脱离了社会,增加对就业的抵触心理

社会已进入快节奏的发展阶段,经济却进入了新常态,宅在家中两年后,面对着瞬息万变的外部世界,除了抖音和王者,再也不会与外界发生任何交往,两年居家可能会让我们安于现状,也许不仅是人际关系上的退缩、心理上的失落,在考试和找工作中思维也会仍旧停留在校园阶段,无法快速融入社会。

好工作要抓住,及早行动定方向

1.合理做好自身定位,积极行动

通过实践小学期和实习,循序渐进地摸索出自己的职业方向,根据职业方向探索未来工作中自己所需要的技能和素质。

我们可以因为一些客观原因“慢就业”,但请不要焦虑,就请利用这段无法外出就业的时间去认真的思考自身,思考我们未来的就业方向。因为这些客观原因不会永远存在,无论是国家、省里、市里还是学校,都在积极做着工作,尽最大努力为大家创造条件,打败客观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大家可以随时关注 大连东软就业服务中心公众号

每天都会发布相对应的就业政策、补贴政策、就业答疑讲座、直播带岗活动等,多层发力为大家铲除障碍,我们要辨明下一步前行方向做准备。找到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后,唯有不断行动才能让我们目标一一实现。

 

2.向身边人寻求就业指导帮助  

当我们处在就业迷茫期时,可以向我们的辅导员老师、就业办的老师、已成功就业的学长学姐、亲戚朋友寻求就业指导的帮助。

我们的辅导员都是有着多年带毕业班经验的老师,他们比我们更能了解就业市场动向,定向推荐好的工作,并能推心置腹地为大家有针对性的答疑解惑;就业办的老师们也可以为大家提供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岗位直推、校友帮扶、公考就业答疑会、公务员考试指导、考研报考指导等服务。

与其自己摸不清头绪,不如多多听听“过来人”的意见,沟通的过程其实也是自我梳理的过程,可以帮助自己了解自身的职业特质、内在驱动力、了解真实的工作状况。

东软服务中心贴心提示:

切忌相信网上的言论,在言论自由的时代,网络言论多未经考证,言论发表人也无需承担言论不实的责任,造谣成本太低会导致我们在茫茫网络的海洋中无法甄别真实信息,进而导致上当受骗白白浪费两年宝贵的择业期。有问题可以直接问辅导员、问就业办的老师,我们会为大家提供大家想要的答疑服务。

 

3.持续关注招聘信息,拓宽就业途径 

充分利用国家24365平台、各地市人才就业公众号、学校就业公众号、企业公开招聘等平台资源,持续关注新增的招聘信息,及时投递简历,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通过参加招聘会,寻求老师、校友的推荐等方式,拓宽就业途径。

我校也有专门的网站和公众号汇总招聘信息,东软就业服务中心公众号,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就业信息网都是我们发布招聘、招考信息的平台。

 

4.提升求职经验  

可以运用国家24365、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创业中心、学校平台资源等多多学习职场大咖分享的求职技巧、校友分享的简历指导等,更要抱着不怕失败的心态,尽可能多的参加笔试面试,多撒网,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使我们自身的实力和素质得到提升,也能够让我们在求职中看清自己的站位,更好地分析自身情况,扬长补短。

 

5.适度降低预期,先就业后择业 

我们在求职的过程中,没有多少人是一次就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工作的。“金字塔”式分步求职也是我们摸索出来的一条可行道路。奔赴理想工作的道路,注定是荆棘丛生的,我们不怕曲折,只怕停滞和放弃。心中有理想,我们就有了仰望星空的目标,脚踏实地的将这个大目标分级分层为一个个阶梯式的小目标,先就业,稳抓在手里才是真,每一段的就业经历都会让我们的下一个工作更贴近我们的理想目标,用阶段性的努力去冲刺我们每个阶段的目标,称心如意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向上探索,好的工作是容许我们不断试错和改正的。

 

二、应届生身份有哪些优势?

1、人才落户和毕业生补贴

许多城市为了长远发展,希望留住和引进人才,纷纷出台应届生可直接落户的政策。以深圳、杭州为例,凡是应届生在深圳本地就业的,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可直接落户。而这种人才引进政策对于应届生来说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以应届生身份落户,会省去很多流程和手续上的麻烦。

如今不仅仅是一线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也纷纷出台针对本地就业的应届生的各种补贴政策,比如就业补贴、购房补贴、租房补贴、创业场地补贴等。以杭州为例,来杭州工作的全球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含毕业5年内的回国留学人员、外国人才)可领取生活补贴,其中本科1万元,硕士3万元,博士10万元;辽宁省内的所有城市都有人才补贴政策,毕业生可以打电话到当地的人社局进行相关咨询。

就业补贴金额达到万元以上。全国近40个城市可以领取基层就业补贴。

另外还有住房购房补贴,例如2017年辽宁各个城市陆续启动购房补贴政策,以营口市鲅鱼圈为例,2019年第一批毕业五年内办理购房补贴的毕业生40余人。

除此之外,还有创业补贴。国内一些城市对于创业应届生有启动资金的支持浙江大学生创业失败贷款10万以下政府代偿冲上热搜。据报道,浙江省大学生想创业,可贷款10万到50万,如果创业失败,贷款10万以下的由政府代偿,贷款10万以上的部分,由政府代偿 80%。 

在考取资格证上,应届生也享有相应的补贴政策。有139种职业技能证书都是有补贴的,初级到中级的补贴标准在1000-2000元之间。在收获一门技术的同时,还能获得一些收益,想想就不错。

 

(图片来源:郑州大学就业中心的分享)

 

2、各类考试岗位数量高于社会岗位

从历年公职类考试考情来看,国考、省考、教师考编、事业单位招聘等考试的招考岗位中都设有应届生岗位,岗位数量是社会岗位数量的2倍以上;各省市的选调生则限定当年应届生报考。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应届生身份的偏向是非常明显的。

2019年,国家教育部提出鼓励毕业生投身基层、建设基层,2020年更是提出政府部门公务员招聘和国有企业招聘适当增加规模,加大毕业生服务基层比例,每年的公务员招录考试中,应届毕业生岗位都是重要组成部分。相较往年,不少省份的公务员考试招录规模大幅增加。同时,优化招考时间安排,尽早安排机关、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工作和各类职业资格考试时间,给高校毕业生离校前留出充足的求职时间,以便毕业生考试后能尽早知晓结果并尽早重新规划方向。

东软就业服务中心贴心提醒:

近年来考公人数逐年上涨,几千个应届生竞争一个岗位的情况比比皆是。如果同学们不能够在大四上学期参加国考并且成功上岸,那么大四下学期以后再以应届生身份报时,大部分应届生都会选择参加辅导班去努力复习,这个时候再选择考选调生或者限定应届生的岗位,面临的压力会比报考社会岗位所面临的竞争压力要大,倒不如两年基层工作经验的岗位好考。

所以加入大家没有把握住大四上学期的上岸机会,那么就建议大家做两手准备,边考试、边就业,把鸡蛋分在不同的篮子里,广撒网、多报考、留后手、不惊慌。

 

3、就业身份优势

为保证毕业生毕业后就业情况落实到位,国家对于吸纳应届生就业推出多重激励政策,企业招聘一定数量的应届生可以按照毕业生数量申请接纳应届生补贴,因此企业校招岗位也越来越多,门槛低于社会人士岗位。此外,应届生可塑性强,校企直接对接更容易让毕业生快速过渡并接受企业文化,因此企业更愿意通过校园招聘招收应届生,工资起点也都高于同质量社会人士。

1)无经验要求。既然企业在招聘的时候知道自己面向的是手中没有什么经验的应届生,那么在招聘的时候,相对比较社招,对经验的要求比较低,且校招岗位是不允许社会人士报考的,但需要注意的是,企业校招大部分只招当年应届和次年应届,大部分企业不太可能继续招聘离校未就业的应届生。

2)应届毕业生=储备干部。校招是更多企业为了公司日后管理阶层人员做准备,进入企业后即为储备干部。因为校企无缝对接的情况下,毕业生更能够在企业提供的平台上施展拳脚一展抱负,同时企业也会默认你“是个人才”,会给你更多的机会实现自我价值。

3)薪资更高,晋升前景好。公司招聘的管培生岗位,通常给到的薪水会比离校未就业的应届生、毕业两年以上的社会人士高一些,此外,企业也有针对校招生相对完善的培养体系,而且之后的晋升路线也更清晰。

 

三、关于应届生身份的问题

(以下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或复制,转载需要注明出处)

1、什么是应届生毕业生?

毕业两年内具备派遣资格的毕业生,称为应届毕业生。应届生身份的本质是具备派遣资格,只要具备派遣资格,即为应届生。

应届毕业生身份界定时间从毕业年份的前一年7月1日起,例:2022届毕业生的应届生身份起止时间:2021年7月1日-2024年6月30日

注意:国家规定,毕业生择业期为两年。

在辽宁省内,毕业生两年内均具备派遣资格,且不受其他任何条件影响,无论是否工作、是否缴纳社会保险,只要是在毕业两年的派遣期内,都具备派遣资格。

 

2、签订了三方协议会影响应届生身份吗?

不会。

无论是否签订三方协议、是否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只要具备派遣资格,毕业两年内都是应届生。

应届生身份只受派遣资格、年限限制,除此之外,不受外界任何条件影响。

 

3、应届生身份何时失效?

超过两年择业期,无论是什么状态,应届生身份都会失效。

三支一扶、应征入伍、大学生村官等基层服务岗位,应届生身份延期一年,两年服务期满后附加一年择业期,这类毕业生择业期为3年。

基层服务的毕业生在服务期期间也属于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应届生,在这三年期间都可以报考任何公职类岗位。

 

4、签订了劳动合同,购买了五险一金,还算应届生吗?

只要具备派遣资格,无论是否缴纳五险一金,都算应届生,但属于是已经就业的应届生,应届生身份不会发生改变。毕业两年内,即使就业了你也是应届生。

这类学生如果想要报考“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应届生”岗位,只需要在报考前离职或辞职,即报考当天处于未就业状态,报考当月的社保处于断缴状态,即便认定为未落实工作单位应届生,无需“从未就业”。

但并不建议辞职离职,可以选择报考社会性岗位,笔试分数绝大部分比应届生岗位要低6-8分。

 

5、签订了三方协议,但目前处于离职状态、或尚未到相关企业单位入职,还算应届生吗?

国家规定毕业生择业期为两年,且国家大力支持灵活就业,而且我们辽宁省也有规定,省内高校的毕业生毕业两年内都拥有自主择业权,即具备派遣资格。

所以只要派遣手续齐全,就可以自主择业,这是应届生的权利,大家一定要记住在择业期内自主择业是我们应届生的权利!

东软就业服务中心温馨提醒:

签完三方后尚未入职或不想去了的同学,一定要跟单位友好协商,按流程让单位提供退函或离职证明,退函和离职证明一定要保存好,无论以后找工作还是考公务员,都是十分有用的。

 

6、研究生报考应届生有什么优势或者特殊的要求吗?

应届生考研究生和社会人士考研究生是一样的,没有优势、没有特殊要求、不加分,没这一说。

东软就业服务中心温馨提醒:

请大家不要去随意相信百度、贴吧、抖音、微博、b站等某些言论。

一方面是国家禁止任何公职人员在网络上发表关于公考、报考条件、体制内相关问题的言论,网络上发表言论的人,都是和你们差不多年龄的学生,用自己的认知去挑战权威认知,言论的真实性大家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学校就业办特别为毕业生们开设“毕业生公考和就业问题答疑会”系列讲座,主讲老师曾经也是体制内的基层公职人员,负责省公务员考试的政审和毕业生档案认定,大家有任何关于应届生的问题可以直接咨询东软就业办:82379179

 

 

解读《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中应届生部分:

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

 

解读:

①  未落实工作单位:包括择业期内所有灵活就业、非正式劳动合同就业、政府基层就业、临时性基层就业、临时合同工就业、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均为未落实工作单位,不算正式就业。

:签订过正式劳动合同、缴纳过社会保险的毕业生也可以报考应届生岗位,未落实工作单位是指报考阶段未缴纳社会保险、未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即报考时处于保险停缴状态或未缴纳状态,并非“从未就业”。

未就业身份认定是按照报考时的状态,报名之后找到工作或者缴纳社保,都无影响,只要确定以应届生身份报考时,社会保险缴纳处于未缴纳或停缴无工作状态即可。

政审内容:本人有无犯罪记录、直系亲属三代有无犯罪记录、所在生源地社区提供无犯罪证明、档案所在地提供无犯罪证明、学校提供在校无违纪记录、档案内材料是否齐全、与在校老师了解在校表现。

不查社会保险

国考应届生不查社会保险

省考应届生不查社会保险

只有限定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验的岗位才会查社会保险缴纳记录,必须连续缴纳24个月以上

 

②  落实工作单位:签订人社局出具的正式劳动合同,且缴纳社会保险(A且B,A与B同时存在,同时为真。)

 

③  档案保留在各级就业主管部门:人社局、人才中心、大中专就业指导中心、就业指导中心、人才市场、政法中心档案科、教育局档案科等,报到证抬头为这些地方的全称即可。

 

④  不建议保留在学校:疫情反复,一旦考上公务员进入到政审环节却正巧赶上疫情封校,会直接耽误政审进程。且公务员政审时期一般都与学校寒暑假时间为同一时间,也会影响政审的进程,因档案在校而无法调取档案而影响政审进程的话得不偿失。

 

致大家:

同学们,我们为什么鼓励大家做多手准备,先就业后择业。

我们都知道,考研究生靠的是平时学习的刻苦和努力、学校和专业选择得当,参加复试的随机应变,才有机会能考上;而考公务员,10%靠的是平时基础知识的学习,40%靠的是报考的运气和考试的发挥,还有30%靠的是你是否真正知道公务员到底是什么工作,你是否有一颗为那些生活在基层的老百姓们服务的心。

临近毕业季,我们接到很多2020年、2021年毕业生家长的来电,询问已经毕业的应届生是否可以回学校继续参加校园招聘,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是可以享受学校的就业服务的,但复杂多变的疫情和企业招聘计划往往差强人意,况且企业现在的招聘目标已经转战2023届毕业生了,连2022届毕业生的招聘都已经进入尾声,更何况离校两年仍然未就业的毕业生呢?

通过与家长们的通话我们也了解到,这些想要返校找工作的毕业生,都是曾经不找工作,准备二战研究生、再战公务员的毕业生们,而如今的他们后知后觉的发现已经晚了,感慨当初为什么没有让孩子们边就业边考试。

我们从企业那边了解到,很多企业并不会招聘一个两年内无任何工作痕迹的应届生,他们认为,与其招一个为了考公务员考研荒废两年时光的,充满着不确定性的毕业生,为什么不去招一个刚离开学校朝气蓬勃充满干劲的毕业生呢?

我们从不少毕业生那里得到反馈信息,他们去大城市披荆斩棘地闯荡,几年后带着一身难得的工作经验返回到家乡,直接应聘一份更优质的工作,或用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去继续考公务员、去创业。

因此,在就业问题上一定要做好多手准备,不要将宝贵的应届生身份白白的浪费掉。

希望即将走出校园的你们,不要让“慢就业”成为未来路上的绊脚石,珍惜自己应届生的宝贵身份,破除传统就业观念,积极主动寻求就业机会,在这个多元的社会中实现自我,因为人生只有拼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最后,祝愿大家雄鹰展翅高空飞,搏击长空终不悔!



来源: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招生就业工作部,转载请注明来源。

 

  者 | 招生就业工作部 于太月

  对 | 东软就业传媒部 何思雯

 

核发:0 点击数:2414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